國歌展示館是全國首家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主題的展示館,于今年3月起進行改擴建,展廳面積現有2000平方米,較十年之前新增加600平方米。今年也是國歌展示館開館10周年,十年來場館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成為“講述國歌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
上海國歌展示館
國歌展示館以國歌故事為主線,全面展示《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傳播、立法及其深遠影響。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互動展示,生動演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程。
館內新增了1949年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國歌等決議案的珍貴影像資料。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是國歌展示館的“鎮館之寶”。首版唱片當年發行數量少,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保存完好,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放。館內還有國歌的詞作者田漢的孫子田鋼捐贈的田漢先生身前遺物的復制品,包括帽子、眼鏡、鋼筆等珍貴展品。
作為儀式教育的主陣地,國歌展示館現有廣場、序廳、立法墻、尾廳4處宣誓儀式場所。報告廳可進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音樂和電影的傳播地,國歌展示館通過改擴建新征集百代公司出品的進口留聲機、關于1949年新政治協商會議確定國歌的相關資料等,成為回望音樂和電影產業發展的珍貴歷史鏡頭。作為不同人群的文化棲息地,國歌展示館通過多處多媒體互動,調動普通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觀眾的參觀積極性。
楊浦將當前最受歡迎、市民體驗度最好的一些展陳方式,都集中到國歌展示館展廳中。整個場館擁有多達18處多媒體場景,其中6處場景互動、11處多媒體互動和1個大型多媒體影廳,通過互動的形式充分調動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觀積極性。
今年是國歌展示館開館10周年,十年來場館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成為“講述國歌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今年9月29日的改擴建工程竣工之后,國歌展示館將在10月8日起進入市民參觀期,市民可于每周一至周六9:00-16:00到館體驗參觀。
文章來源:《國歌展示館改擴建竣工今天上午亮相 楊浦群眾唱響國歌銘記初心》國歌展示館改擴建竣工 融入新史料、多媒體互動》更多內容點擊標題查看,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如有侵權即刪!
在天津津南區的海河之濱,一座由32個12500平米的單層無柱展廳構成,室內外總展覽面積55萬平米的大型生態智慧展館已拔地而起,即將于6月24日正式啟用。 天津國家會展中心是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點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同時也是優化國家會展業發展戰略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輻射“三北”地區、打造全球會展新高地的重要平臺
2025北京國際家居產業博覽會將于2025年3月6日至9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辦。作為家居行業的重要展會,其展位布展需要精心規劃,以吸引眾多專業觀眾和采購商。以下是布展的詳細建議,希望對于參加展會的展商們有所幫助!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
廣東省涼茶養生博物館坐落于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城總部,于2008年建成使用。館藏展示分為室內,戶外兩個部分,總占地面積約3500㎡。
?設計審核?:需提前提交展臺設計立體效果圖、平面圖、用電資料等至主辦方審核,確保符合消防及安全規范。(推薦上海信可威展臺設計搭建一站式服務)
2020年10月20日,江西省美術館正式推出官方線上展廳服務。線上展廳采用VR虛擬現實技術生成三維展廳全景畫面,讓網友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身臨其境般的體驗。
近日,設于寧波奉化區檢察院的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對外投入試運行以來,不斷有社會各界人士預約參觀。寧波奉化區檢察院依托“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創建的“6+”普法模式獲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6+”普法模式分別為“基地+網上展廳”、“基地+蔚藍普法宣講團”、“基地+檢察官說法”、“基地+法治課堂”、“基地+模擬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時,在設備完善的實體展廳基礎上,該基地還建有全仿真立體的線上模擬展廳,并創造性地使用推廣“6+”普法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針對不同普法條件和不同普法對象,采用最合適的普法模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普法宣傳的接受度和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