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G云游博物館!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湖北各大博物館云開展》
4月23日,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采取了線上虛擬會場的形式,設置開幕式、閱享品牌館、閱聽朗讀館、云上會大咖、云上VR書店、云博物館、云上IP館、5G體驗區、大愛公益館9大版塊,全方位展現5G給數字閱讀及泛文化行業帶來的變化。其中5G云博物館專區由中國移動咪咕與湖北五大博物館聯手打造,于4月23日-27日每日12:30開展系列直播活動,為大眾開啟5G逛文博新模式。
湖北省博物館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湖北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移動咪咕聯動湖北省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盤龍城博物院,以“解讀湖北歷史,5館直播在線揭秘”為主題打造了此次“云博物館”系列活動,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大型禮樂重器——曾侯乙鐘,“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等珍貴館藏都將在此次云博物館展區亮相。用戶可登錄咪咕圈圈等APP和“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H5,進入“云博物館”專區,通過云講解、云導覽、VR看展三個模塊功能,深度云游湖北各大博物館,近距離欣賞博物館的珍貴館藏。
全國首個“5G智慧博物館”APP正式上線
注:如何云觀展博物館-app應用搜索“5G智慧博物館”即可在線瀏覽博物館
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博物館的“云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用數字化的技術創新展陳方式,既是創新傳承歷史文化的需要,也提升了公眾的觀展體驗。作為新媒體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中國移動咪咕未來將繼續攜手各大博物館,深入挖掘文物內涵,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更多用戶帶來文化領域的全場景沉浸式體驗。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轉基因”一直以來是熱點話題,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貿易問題、社會問題乃至倫理問題。日前,位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閔行院區內的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正式啟動,上海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旨在進一步提升市農科院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增強公眾對轉基因的科學認知。
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于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
2021年下半年,隨著中國疫情形勢的有效控制,經濟生活有序恢復,居民消費活動日漸活躍,皮革行業內需市場銷售逐季改善。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跨入新世紀,廣東省博物館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投資9億元在廣州珠江新城建設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項目是廣東省“十項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和建設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設施之一。新館瀕臨珠江,坐落在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新城市軸線東側,與西側的廣州歌劇院以及中央林陰大道、濱江綠化帶一起構成廣州文化藝術廣場。新館規劃總用地面積4.1萬平方米,地面部分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合計約6.3萬平方米。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堅定疫情防控必勝信心和決心至關重要。為便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工作合力,威海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推出威海市國防教育基地360度全景式網上展館,讓更多人從先輩先烈身上汲取信心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各就各位,發憤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嶺南畫派紀念館是收藏和陳列嶺南畫派作品的專門機構。紀念館本身就是名家設計的藝術品,融合了歐洲新藝術運動建筑風格與傳統嶺南建筑常用的手法。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通過科學合理的時間規劃和管理,可以為2025年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的順利舉辦奠定堅實基礎,信可威展覽設計布置公司可以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一個優質、安全、富有創意的展示平臺,期待與您的合作!
對于疫情階段不能外出了人來說,網上瀏覽各種景區景色是不錯的選擇,隨著國內vr技術的發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景區依托網絡平臺,專業vr全景公司拍攝,讓各種景區景色都能網上瀏覽,比如洛陽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