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淥口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是楊得志故居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淥口區第一座博物館。
淥口博物館內
2020年4月,淥口區啟動綜合性博物館建設。該館建筑面積約3200平方米,設有楊得志上將生平業績陳列、淥口歷史文化、臨時展覽等3個展廳。其中,楊得志上將生平業績陳列廳收藏楊得志將軍珍貴文物1013件(套),并充分運用實物、圖片、模型、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全面、立體地展現楊得志同志光輝的一生。
目前,淥口歷史文化、臨時展覽兩個展廳仍在建設中,館內電子講解設備等也在進一步完善。今后,該區將進一步發揮博物館的公益性作用,串聯起楊得志故居、得志公園等景點,著力打造集紅色教育、研學旅游、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紅色旅游景區。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隨著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至三級,中國科技館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目前僅開放主展廳。同時,科技館還將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學”系列活動,將科普內容移至云端。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華為,毫無疑問是近幾年來國內最具盛名和最成功的公司,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而這樣子的國際行業巨頭華為有個著名的“銷售三板斧”打法,一看展館、二看實驗、三看現場會,通常情況下世界各地再牛的客戶經過華為這“三看”后基本就爽快簽約了!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www.jskp.cn)上線試運行。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作為國內規模領先的虛擬全尺寸建模展示的網絡科普展示館,從立項、論證、規劃到建設完成共計64天,展覽面積同比實體展示館達到9000㎡。
新河浦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前身是東山街文化站,是越秀區17個社區微型博物館之一,從2013年年初開始布置,前期曾向新河浦社區的居民征集展品,獲得一批老建材、老照片及老書信等,由于有價值的實物不多,目前展覽仍以文圖展板展示為主。該博物館會不定期安排新河浦老居民向參觀者講述東山小洋房的故事。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 更新展覽日期通告 經與業界及有關持份者磋商后,原定于2021年10月13至16日舉行的「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將稍延至2021年10月27至30日,與「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香港貿發局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及其他幾項展覽同期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希望此舉能方便買家來港一并參與多項展覽會并進行一站式采購
體現著北京獨有壯美秩序的中軸線變成一首“歌”,隨著線上高低錯落屋頂,時而高昂清脆,時而渾厚低沉;一步之內,看盡百年中軸變遷,在紫禁城的“建筑”里尋找畫師留下的秘密……今天,“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軸數百年風云濃縮在1000平方米展廳內。